2006年06月19日抚仙湖探秘又有了新的进展,潜水队员在湖底发现了一块特殊图案的石块,在石块的右上方有一个比较规则的圆形,周围刻画了7道刻痕,状似太阳,石块的左侧同样刻画了周边围绕4道刻痕的圆圈。专家讨论后推测,水下古迹的年龄可能比汉朝还要早得多。
根据图画,云南大学考古文化研究中心的李昆声教授认为,图形是早在4000年就出现过的“太阳纹”。他说“云南临沧沧源县的岩画上就清楚地记录了新石器时代的太阳样貌。另外,春秋时期出土的铜鼓上也刻画了具有4道光芒的太阳,这些文物记录了古代人对太阳的崇拜,在古代比较常见。
石块刻画7道刻痕
昨日,耿卫展示了一块特殊图案的石块,在石块的右上方有一个比较规则的圆形,周围刻画了7道刻痕,状似太阳,左侧同样刻画了周边围绕4道刻痕的圆圈。
解读:李昆声教授认为,石块上的图形是早在4000年就出现过的“太阳纹”。在石块上阴刻出太阳纹是比较罕见的,加之石块上的图形更加原始,所以水下古迹的年龄要比1800年更加古老。
玉溪抚仙湖水下古迹研究会会长耿卫说,这个奇怪的图案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国内许多考古专家还专门长途跋涉来看,但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断定它的年代。
图案是人工雕刻的
潜水队员对发现的一块带有图腾图案的石块,进行了准确测量。经过测量,确定这块不规则的石块上方长70厘米,左侧宽度为45厘米,下方长为60厘米。
解读:李昆声说,这个阴刻的图案很明显是人工雕刻出来的。但目前还不能确定是代表什么意思,因为根据目前的文献资料根本没有类似的图案可以借鉴。
铜斧与图案有关?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李昆声透露了考古界的最新发现,玉溪市元江县近日出土了能够改写中国冶金史的文物——铜斧。尽管只具有周春秋时代的历史年龄,但这个铜斧的意义重大,因为它是铜锑合金。他说:“关于铜锑合金的冶炼技术最早是在匈牙利发现的,发现时期相当于中国的夏商,然而中国的铜锑合金技术却一直是空白。现在在元江出土的铜斧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李昆声说,如果说水下古迹的年代大约在周、春秋以后的时期,那么利用铜斧来进行加工是完全可能的。但水下古迹的年代却比铜斧要早得多,所以合金铜斧的出现并不能解释水下古迹的正确年龄。
关于新发现的图案和符号,澄江县委副书记姜岩作了许多大胆猜疑。
图案是咋个刻出来的?
如果说水下古迹早于1800年前,那么这些石块上的阴刻和阳刻,在当时是利用什么工具来雕琢的呢?李昆声说,如果是在西汉年间,那么青铜器是能够进行大面积雕刻的工具。可以确定的是,那么多有明显雕刻痕迹的大面积石块,尤其是阳刻,是不太可能用体积不大的水晶金刚石雕刻出来的。
古迹比金字塔更先进?
目前,澄江的水下古迹有着一座类似金字塔的巨型建筑,但是与古埃及的金字塔相比,水下”金字塔”比埃及金字塔更加先进,因为埃及金字塔只是将石块垒叠起来,而澄江的水下古迹则通过不同的图案和符号进行了”装饰”
水下古迹为何没有记载?
17日发现的类似面具的怪异图案又代表了什么意思,扁平的脸部和锯齿状的牙齿并不是人类的基本特征,难道是来自外星的产物,难道水下古迹也是外星人所为?难道它是外星人的基地?
新报记者·李桀 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