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6月21日声呐扫描出金字塔-十层楼高足球场大,抚仙湖水面下究竟有一些什么样的东西?随着一座古建筑的露面,该问题变得越来越神秘。至昨天,通过潜水员们6天的水下探秘和高科技声呐仪器的“整理”,一座19米高、基6座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水下古建筑展现在探秘者面前:专家分析,该建筑物极有可能是一座祭祀用的高台建筑。
据了解,为了方便探测和研究,耿卫把24平方公里的水下区域划分成A—L12个小区,而用声呐“描述”出的“金字塔”正分布在F区的第16号地块。
五层平台像玛雅金字塔
耿卫介绍说,这个建筑物高约19米,基座的边长为90米左右,由于水流冲刷和部分建筑的坍塌等原因,已经无法看出这个建筑物的基座究竟是圆形还是其他几何图形,唯一清楚的是整个建筑物由5层面积不同的平台由大渐小地垒起来的,其中还有规则的阶梯连接每个平台,之前几天的雕刻有不同图案和符号的石块都是在最顶部的平台发现的:
“与古埃及金字塔不同.它的顶部像是被削平了一样,这让我直觉地联想到玛雅时期的金字塔,他们的金字塔的顶部不是尖的而是平的,感觉上似乎可以在平台上从事一些活动。”耿卫说,由于没有办法确定这种形态·的建筑物究竟是什么,所以姑且称之为类似“金字塔”的水下建筑。
云南大学文物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昆声教授介绍说,如果用现代的建筑来比较的话;那么这个建筑物相当于普通楼房10层的高度。由于边长大约在90米左右,也就与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差不多了。耿卫告诉记者:“其实我们这6天的探秘都是在这个建筑的最顶端完成的,总共探索了28x16米的面积,但是这只是冰山的一角。另外,这个建筑也只占了整个古迹的极小部分,希望在今后的探秘中,能够通过声呐展现出更多建筑物的概貌。
猜测古建筑是祭祀高台
李昆声教授对耿卫解说的类似“金字塔”的水下建筑做了分析。他说,经过潜水队员们下水亲自测量,确定此建筑的高度为19米,而此建筑的底部目前还不能确定是什么形状,经过潜水队员们的努力,测量出了底部一边的边长为90米。并且这个类似“金字塔”的建筑,共由五层面积不等的台阶组成,每一层台阶上面都有许多排列有序的小阶梯。李教授介绍说,“金字塔”的第三、第四、第五层台阶的材料可能是由硬度较高的青石构成,而第一、第二层台阶由较青石更柔软的砂岩构成。这样的优点在于,工具更容易在砂岩上雕琢出各种图案和符号。前几天公布的水下探秘时发现的阴雕、阳雕的符号和图案,都是在第一层台阶上发现的,这也更体现了此建筑的范围之大。从整个建筑物每层台阶堆砌的整齐和排列有序也能看出,这个“金字塔”是人工建筑出来的,同时它也是本次探秘最大的突破。最后,李教授指出,今后的探秘道路还很长,相信会有更多更惊人的东西出现。
由于建筑物的高度超出普通建筑,李教授认为这个建筑极有可能用于祭祀,而并非居家住宿之用,主要是从日前潜水员发现一些独特的符号和图案推测出的,他说:“根据目前的文献等历史资料显示,水底这座5种不同面积依次垒咸的建筑构造很像北京的世纪坛和远古时期的玛雅金字塔,而这些类型的建筑大多都与宗教祭袒有关,所以我觉得这个建筑物也很可能是祭袒用的塔或高台。但是它与古埃及的金字塔不同的是,建筑顶部是一个平台,而且有明显的阶梯通达顶部,可以看出这座建筑非常不简单。希望今后能够通过众多考古专家的鉴定确定它的准确用途。
一月后将出古迹3D图片
记者采访了中央电视台的有关人员,他告诉记者,在结束探秘活动之后,他们将携带这些声呐图片去找有关专家,通过声呐专家和电脑高手 还原处理,“金字塔”将在一个月以后用3D图片的形式进行还原,届时更加直观的图形将为考古专家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的价值。
新报记者李桀 张瑜